期刊封面

吉安吉州区韶山路小学:传承红色文化彰显教育
用红色文化为学生“强筋健骨”。吉安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和红色遗址等资源,孕育着强大的红色基因。这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为学校开展红色育人活动和实现特色发展提供了绝佳条件,更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之源和现实基础保障。该校强化全员育人网络构建,以“德育工作坊”催生专业化成长,凝聚文化共识,传递文化力量,使红色文化与德育工作内聚耦合,让学生陶冶情操、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漫步校园,书法走廊、“书香校园”浮雕主题文化墙、红色文化“圆梦”长廊、代表校园名山的“日出韶山别样红”的石雕、新颖独特的“提示语”“格言牌”、绿化区标语牌,以及教学楼廊道里的名言警句,激奋人心的小故事……一系列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景观,时刻引导激励着师生在感怀先辈丰功伟绩的同时,锐意进取,永远向上。与党建深度融合是韶山路小学红色教育的一个亮点。该校积极开办党课讲坛和党员名师红色示范课活动,党员理论学习分享会,推行“五个一”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周一次少先队活动课、每月一次红色文化课、每季度读一本红色书籍、每学期一次红色实践),让党建成为韶小学子立德树人的“红色引擎”。这种“党建+红色”新模式,有力地激活了红色教育,激发了广大学生“向队、向团、向党”的内生动力。
让红色教育与“五育”同向共为。韶山路小学始终以“启智尚德,笃行求真”的校训为指引,坚持五育并举为办学方略,沿着红色文化育人主线,构建“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着眼培育“求真、崇德、善行”的新时代好少年。学校定期开展的辩论赛、歌舞、朗诵、书法绘画等系列活动新颖活泼、丰富多彩;学校组织“红色故事上线了”系列专题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借助网络平台,以视频的方式传播,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通过开展了“童心向党,筑梦成长”文化墙布置评比活动,加强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通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童心向党,红色故事我来讲”讲故事比赛,让小小讲解员成为传递红色革命精神鲜活的“种子”;通过举行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答题活动,让让红色文化浸润童心;通过举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主题故事演讲比赛,深情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活动方式。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韶山路小学开展红色教育的一种常态。红色教育不应该是僵硬死板的,要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全新的“打开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精神。我校各年级经常组织学生走出去参观革命遗址、重走红军路、做“红色讲解员”,在没有围墙的红色大课堂里领悟红色精神;开展朗诵、唱红歌、演红色剧、书法、绘画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传承革命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历红色体验润童年集体记忆
审签:郑少忠
肖安娜 谢小娟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韶山路小学积极作为,弘扬“各美其美,笃行求真”的学校精神,厚植红色基因,全员育人,倾力打造“善学教育”,探索出“启智尚德,笃行求真”育人特色发展之路,助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借红色引擎筑思政磁力课堂。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奏响了韶小乐教善学的主旋律;每周三、五下午的素质教育课堂上成了孩子们吹拉弹唱的小舞台,让小小的梦想从这里启航;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活力四射的运动场上诗情画意的校园……成为孩子们幸福追梦的乐园。思政课是开展红色教育的主渠道。韶山路小学硬核举措让红色教育队伍强起来,以党员名师骨干引领,培养出一个个“红领巾讲解员”。 建构指向深度学习的“有氧课堂”,引领教师队伍以“真正适合学生发展”为立足点,精心备课,以“真正体现学生发展”为着力点,认真上课,以“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为训练点,推行“绿色分层作业”,以“真正关注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耐心辅导,以“真正激励学生发展”为评价点,多元评价。在教学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让教师行有章、行有源、行有方、行有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探索出一条校本化教科研之路,打造出具有“韶小精神”的师生团队。在红色课程教学中,韶山路小学认真做好课程融合这篇大文章,不断拓宽课程融合的渠道,红色课程与音乐结合、与舞蹈结合、与语文和数学牵手,以红色文化为引擎,打造有磁力的韶小课堂。
文章来源:《教育探索》 网址: http://www.jytszz.cn/zonghexinwen/2022/1013/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