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教育发展结硕果 实践探索惠民生 嘉善构建义务教
“学生未来发展中心共5层,有30多间专用教室,包括科技创新中心、科学探索中心、自我管理中心、艺术发展中心、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自我指导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佳晨介绍,中心通过完备的设施、丰富的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厚实学生人文艺术素养。
十年来,嘉善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出实招、硬招,新建了一批高质量农村学校。与此同时,不断扩大优质师资覆盖面,加大教师流动力度,缩小城乡学校师资差距。
师资力量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嘉善作为全国唯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改革试点县,积极探索城乡教师资源合理均
走进校园,崭新的白色连体教学楼里传来朗朗读书声。而在富有设计感的学生未来发展中心里,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带领下,手持不同乐器,按着节奏演奏。
(蓝媒联盟·嘉善县传媒中心记者 唐芳园)
今年9月,位于嘉善县开发区(惠民街道)的上海理工大学嘉善附属实验学校正式启用,这所嘉善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创办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新学期迎来了首批约540名学生。
在嘉善县姚庄镇俞汇集镇,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俞汇小学副校长陈晓艳正在给学生们讲解习题。作为嘉兴市刘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第四批学员、嘉兴市教坛新秀、嘉兴市第十三批语文学科带头人,2021年,陈晓艳流动至俞汇小学任教,将自己的专业优势带到这里,并辐射给更多农村教师。陈晓艳说,通过三校联研活动,组织上课、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助力学生成长,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多年来,嘉善始终致力于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立方体。除了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外,还先行先试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师配置优质均衡、城乡学校各美其美、教育资源互通共享。截至目前,全县教师流动参与率超70%,更多优秀教师从城市学校、优质学校流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名师孵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农村学校名师覆盖率达100%。同时,创建省级、国家级特色学校56所,畅通县校两级、部门之间的管理通道,开发应用场景30多个,为县域不同学校、教师及学生提供“一站式”资源互通共享平台,实现城乡学校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培训,让农村偏远薄弱学校也能享受和城区学校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接下来,该校将立足开发区(惠民街道)企业,丰富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同时,依托上海理工大学,通过友好结对联盟,为学校注入全面优质教育资源。
衡配置新路径,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嘉善又创新实施“县管校聘”,为打破教师轮岗交流管理的体制障碍,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统筹管理,健全教师流动长效机制展开新的探索。一系列举措有效改善了学校内部的“小生态”,也促进了全县“大生态”良性循环,切实解决了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师资配置不够均衡的问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持续与高校合作,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
文章来源:《教育探索》 网址: http://www.jytszz.cn/zonghexinwen/2022/1021/1083.html
上一篇:二十大代表李银环:继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守
下一篇:新思路期刊属于什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