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课后服务出校园 南京玄武区探索打造“15分钟教
这学期起,海英小学将部分课后服务搬进了南京博物院;北京东路小学牵手玄武湖,同学们实现了与“龙骨帆艇”的近距离接触;中央路小学的小朋友组队来到百子亭街区,寻访抱石斋主人,在百子亭里认百字……在玄武区,多个学校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课后服务活动。
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副校长黄海介绍,原则上学校每个月安排一次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的主题科普实践活动,如蔬菜种植、果木栽培、食品加工等。相关活动将与校内的“一起作业吧”“潜能活动营”“爱心守护站”共同组成层次立体、内容多元、特色鲜明的课后服务体系。
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的同学们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实验基地开展课后服务活动。人民网 马晓波摄
“同学们知道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个水稻品种吗?”“水稻的根茎都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水稻根系是黄色,又有一些是绿色或是紫色?”……
戴上统一配发的草帽,从学校东侧小门出发,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实验基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的,是城市中罕见的田野风光。同学们走在田埂上,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近距离观察水稻,感受粮食生产的奥秘。带队老师冯芳感慨,“把学生带到这里和土地、庄稼接触,教育‘活了',他们还收获了更多快乐。”
中央路小学校长陆文琦提出,课后服务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家长们的托管需求,它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裕和丰富的学习机会,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课后服务一方面要细化“作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还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让学习能够有拓展、有突破。
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所在的仙鹤门街道文博类、红色基地类校外场馆相对较少,但毗邻的徐庄高新区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以开展“15分钟教育圈”活动为契机,该校与徐庄社区、先声药业开展了这场特色课后服务活动。
目前,玄武区教育局协同多部门梳理出区域内60个教科文体及红色教育场馆资源,结合2020年全区确定的40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整合出“圈的资源”,确定了各校步行约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到达的公益性教科文体场馆或空间。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课后服务如何从“有”到“好”?新学期伊始,南京市玄武区多所学校以15分钟为时间标尺,以步数为测距单位,对接“圈内”公益性教科文体场所,构建专属的“15分钟教育圈”。
“江苏省农科院内有12支志愿者团队,6个科技传播专家团队。团队成员不仅是行业专家,也是热爱科普的叔叔阿姨。”江苏省农学会副研究员李宗芳说。
9月9日,江苏省农科院水稻实验基地迎来了一批小访客,他们是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六年级的学生。在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中,陶亚军副研究员介绍着与水稻有关的知识。
去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要拓展校外渠道。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街道社区、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发挥其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玄武区作为南京主城区,有着厚重的文化载体和人文氛围,充分利用各类校外场馆,自然而然成了当地破题的方向。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江苏省农科院进行“家庭食用叶菜残余农药检测”实践活动。冯晓敏摄
“落实双减以来,玄武区在实践中推出‘作业管理改革整体解决方案'‘1+X三段式课后服务'等一系列‘对策',探索中也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林虹表示,教师们因承担课后服务,出现工作负担增加、能力要求提高、专业培训难以开展的问题,而学校减负、家长增负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林虹表示,打造“15分钟教育圈”还有利于解决“学校引入优质公益资源状况不均衡”的问题。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学校,周边社会公益优质资源会比较多,这些优质资源也有着强烈合作意愿。反之,社会公益优质资源也就相对薄弱。玄武区教育局将通过与文旅、科技等部门协同,着力加强圈内资源与学校需求的统整协调,科学划定圈内馆校。
文章来源:《教育探索》 网址: http://www.jytszz.cn/zonghexinwen/2022/0924/1076.html